译者:董漪1、郑华光2(按行文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总校:DavidWang3

编校、排版:窦鑫4

1.医院神经内科

2.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3.美国圣约瑟夫医学中心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血管与卒中科

4.中国卒中学会SVN编辑部

脑出血篇

TRIAGE:氨甲环酸治疗高风险血肿扩大的急性脑出血研究

TRIAGE是我国首都医科医院王拥军教授、刘丽萍教授团队组织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急性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通过影像学评估患者有无脑出血扩大的影像学征象。纳入存在脑出血扩大影像征象的患者,包括点征、黑洞征及混合征。其他入组标准还包括发病年龄18~79岁,且在发病8小时内开始治疗。本研究按照1:1随机入组,干预组为氨甲环酸1g静注维持10分钟,后维持8小时,并安慰剂对照。主要终点事件为24小时内的血肿扩大比例(绝对体积增加6mL,或相对体积增加33%)。次要终点包括24小时血肿扩大体积、90天改良Rankin评分4-6分的比例、90天时死亡率和主要血栓相关事件等。

本研究共纳入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氨甲环酸组89例,对照组82例。主要终点事件方面,氨甲环酸组24小时的出血体积扩大36例,占40.4%,对照组34例,占41.5%,其RR0.96(0.52-1.77,p0.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另外,次要结局方面,24小时血肿扩大体积、90天改良Rankin评分4-6分的比例、90天时死亡率和主要血栓相关事件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

另外,本研究的作者团队,联合其他相关氨甲环酸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人群研究,包括SPOTLIGHTSTOP-IT、STOP-AUST和TICH-2进行了荟萃分析及相关亚组研究。1)根据24小时血肿扩大率为结局,氨甲环酸似乎有减少血肿扩大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OR0.84,95%CI0.70-1.00,p=0.);2)根据CT早期征象区分,似乎黑洞征预测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最有价值(OR0.61,95%CI0.39-0.94,p=0.03);3)根据入组时间,对发病3小时或4.5小时进行分层均没有统计学差异;4)根据基线血肿体积分层,20mL/30mL/45mL/60mL均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

因此,虽然本研究为阴性结果,但通过进一步荟萃分析,我们仍可期待在血肿扩大更高危患者中氨甲环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本研究同期发表于StrokeVascularNeurology(SVN)上。

ANNEXA-4研究:Xa因子拮抗剂相关出血的ANDEXANETALFA研究结果

Xa因子拮抗剂是有效的口服抗凝药物,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同时,Xa因子相关性出血事件也在逐渐增加。而ANDEXANETALFA是一种改良重组Xa因子药物,可用于治疗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关性出血事件。

ANNEXA-4是一项Xa因子相关性出血患者的队列研究,纳入标准包括大出血影响血液动力学;血红蛋白下降至8g/L或下降2g以及重要脏器出血。发病至最后一次服用Xa因子拮抗剂的时间18小时。有效性人群包括患者基线时抗Xa因子活性75ng/mL且伴有主要出血事件;安全性事件人群包括所有使用了ANDEXANET治疗的患者。本研究的共同有效性结局包括:1)抗Xa因子活性降至Nadir;2)12小时时出血控制或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比例。本研究的安全性结局包括死亡、血栓相关事件及抗体。

本研究共纳入了85家中心的例患者,其中例为颅内出血,例为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发现,抗Xa因子活性在治疗后立即恢复至基线。在有效性人群例患者中,12小时时出血控制或血液动力学稳定者的高达80%(95%CI75-84%),且不随药物、性别、出血类型及ANDEXANET剂量所改变。

安全性结局方面,例患者中50例(10.4%)发生了至少1个血栓相关事件,其中15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为肺栓塞,22例急性脑梗死,2例TIA,10例心肌梗死。所有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均未再启动口服抗凝药,但14例(4.4%)启动了皮下或者静脉抗凝药物治疗。另外,75例患者发生了30天内死亡,58例死于心血管相关事件,6例在30天后死亡。发生死亡的中位数为14天。且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出相关抗体。

最后研究者分析了ANDEXANET是否与死亡率减少相关。在整体人群中未发现ANDEXANET与死亡率线性相关,但Nadir30ng/mL与死亡率较低相关。另外,在75岁以上年龄亚组发现,ANDEXANET与死亡率线性相关,因此可部分解释ANDEXANET的临床效应。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篇

预测动脉瘤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因相关研究

根据既往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中,41%来自于基因相关因素,然而单基因相关性又较低。因此,本研究基于HUNT队列数据对多基因(包括单基因相关及危险因素相关基因)综合下的综合遗传风险评分(metageneticriskscore,metaGRS)与动脉瘤是否破裂进行相关性探索。

HUNT队列是荷兰一项近7万人的人群队列,平均年龄53岁,女性例(53.0%),颅内动脉瘤例,其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例。

本研究作者逐步纳入年龄、metaGRS、收缩期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发现可以提高预测动脉瘤破裂的c-index值。通过进一步区分性别,发现在女性中metaGRS联合收缩期血压及吸烟可以更好地预测动脉瘤破裂。另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发生SAH的患者人群,发现metaGRS评分高与其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年龄早显著相关,即最高metaGRS1%的患者发生SAH提前3.83年(95%CI0.95-6.70)。该研究作者还分析了相关亚组,发现单个/多个动脉瘤与metaGRS无关(p=0.15),但与吸烟及高血压相关。metaGRS与单个动脉瘤的位置相关,其中颈内动脉动脉瘤最少见(OR0.,p=0.)。

因此本研究在一项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中发现了metaGRS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价值,尤其在女性中。另外也提出metaGRS可能与颈内动脉动脉瘤相关性低,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瘤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篇

疫苗诱导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accine-inducedimmune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a,VITT)

由UCL领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为发生在新冠疫苗接种后的少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病例治疗提供曙光

本研究提供了关于接种疫苗诱导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accine-inducedimmune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a,VITT)的更多特征信息,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VITT表现为静脉阻塞和血小板明显减少,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从年4月1日至5月20日,来自UK43家医院的99例CVST患者入选研究,最后95例纳入分析,其中70例CVST患者合并VITT,25例CVST患者未发生VITT。VITT相关性CVST患者预后(死亡或功能残疾)更差(47%vs.16%,P=0.)。接受抗凝治疗的VITT相关性CVST患者的不良事件比例更低(36%vs.75%,P=0.);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的VITT相关性CVST患者的不良事件比例更低(40%vs.73%,P=0.);研究还提示静脉输入血小板可能加重VITT相关性CVST患者的病情。研究结论认为合并VITT的CVST患者预后更差,非肝素的抗凝治疗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改善VITT相关性CVST患者预后。需要进一步RCT研究来证实上述结论。研究者还认为,尽管VITT相关性CVST病情非常严重,但此种情况罕见。研究者强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不接种新冠疫苗给健康带来的威胁更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idq.com/zcmbyf/975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