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诊所学报》(MayoClinProc)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介绍3例因炎症性疾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治疗后发展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建议眼科医师决定开处TNF-α抑制剂治疗前,推荐患者先进行眼底检查,对于眼组织有痣的患者,规律随访防止进一步的恶性病变。

TNF-α抑制剂治疗炎症性疾病效果较好,但抑制免疫系统,增加患者感染、脱髓鞘疾病及淋巴瘤等病发生风险。也有大量研究明确证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皮肤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对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此类患者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病例1

患者女,28岁,年11月确诊为炎性肠病,接受了多疗程皮质类固醇治疗。病情控制不佳,6个月后开始英利昔单抗治疗(每8周mg),联合硫唑嘌呤(mg/d)。患者病情好转,年4月检查发现右眼出现脉络膜痔,约9mm×15mm,无症状,距中央凹约3mm,并可见黑脂褐质,但无视网膜下积液或颗粒(图1A)。英利昔单抗治疗10个月后,右眼开始出现间断闪光,持续数周视力下降。检查发现脉络膜黑素瘤(15.7mm×12.6mm×4.9mm),并有积液及黑脂褐质(图1B)。

病例2

患者男,67岁,年被确诊为RA,直到年被确诊为T细胞白血病,一直接受依那西普治疗,开始化学治疗,病情缓解。年,RA继发双眼弥漫性巩膜炎伴脉络膜增厚(图2A、B、D),使用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

近两年,患者于眼科接受巩膜炎的治疗。系列超声检查示脉络膜渗出。年6月,阿达木单抗代替来氟米特治疗RA。

巩膜炎症状改善,但16个月后,超声检测示左眼脉络膜色素沉着块,大小为8.1mm×9.7mm×3.0mm,未累及睫状体。此时右眼视力为20/50+1,左眼为20/+1,眼内压右眼18mmHg,左眼14mmHg。肿块持续增大,患者于年1月接受手术,确诊为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素瘤,约9.7mm×10.7mm×4.3mm(图2,C)。

病例3

患者女,自年起,每6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观察右眼的脉络膜痣。一直以来并无症状,无视网膜下积液,也未累及眼后极。年病变扩大至4.5mm×4.5mm,且变厚1mm,且可见大范围的脉络膜基底层透明小疣存在。

年始,患者开始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每隔一周40mg,同时对新发克罗恩病进行治疗。该患者从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后,脉络膜痣开始增长,因怀疑可能为黑色素瘤,转至视网膜专科。年3月检查示病损直径为13mm,厚度为4.9mm(图3),但仍无相关症状,且右眼最佳校正视力右眼为20/20,左眼20/25,眼内压都为14mmHg。经巩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开始近距离放射治疗。

讨论

目前TNF-α抑制剂治疗可引起恶性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有研究建议有脉络膜痣的患者相比没有的患者,应用TNF-α抑制剂治疗后应接受更频繁的随访评估。

本文3例患者都证明了目前大多数文献支持的“TNF-α抑制剂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这一观点,同时证明脉络膜痣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也支持TNF-α抑制剂可降低免疫系统对潜在肿瘤的控制能力这一观点。虽然目前有关TNF-α抑制剂与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结果并不一致。但因TNF-α抑制剂可用于眼病的治疗,明确与应用TNF-α抑制剂治疗发生恶性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且有助于医师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

眼科医师决定开处TNF-α抑制剂治疗前,最好推荐患者先进行眼底检查,对于眼组织有痣的患者,应规律随访。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完整版PDF。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idq.com/zcmbyf/96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