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美丽的鱼米之乡苏州盛大启幕。大会云集了近万名眼科医师学者,就眼科各个方向的学术以及临床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交流。来自重庆医院的杨培增教授为大会带来了“白塞病诊断治疗”、“VKH综合征临床及基础研究”、“儿童葡萄膜炎诊疗进展”以及“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等精彩演讲,并在百忙之中,接受《国际眼科时讯》采访,就葡萄膜炎相关问题进行细致解答。

VKH综合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

  VKH综合征是我国常见的葡萄膜炎症之一,在所有葡萄膜炎中占15%~16%,多发于青壮年。近年来杨培增教授团队围绕VKH综合征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ProgressInRetinaAndEye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长篇综述,对VKH综合征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VKH综合征主要有两大发病机制:一是免疫学机制,杨培增教授团队发现了Th17(IL-23/IL-17通路)在该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学研究发现了30余个基因与VKH综合征相关,其团队发现的基因占国际上报道与该病相关基因的77%。在临床研究方面,杨教授团队总结了我国VKH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进展、致盲规律,同时也制定出一系列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过去被认为没有办法医治患者的视力,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小儿葡萄膜炎的特点与诊疗

  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是指发生在16周岁以下的一类葡萄膜炎。在成人发生的葡萄膜炎几乎均可以在儿童中出现,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特发性葡萄膜炎,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伴发的葡萄膜炎相对常见,西方国家报道的文献中,弓形虫病、蛔虫病引起的葡萄膜炎是常见的类型,这两个类型在我国少见。少年儿童特发性葡萄膜炎往往表现为慢性前葡萄膜炎、角膜带状变性以及并发性白内障。治疗上比较棘手,一方面的原因是疾病本身多呈慢性、顽固性炎症;另一方面原因是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用药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儿童葡萄膜炎的治疗一定要同时考虑全身病变以及眼部炎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白塞病的发病特点与诊疗要点

  白塞病同样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葡萄膜炎类型。白塞病引起的葡萄膜炎通常是非常顽固的炎症,除了感染性葡萄膜炎外,是致盲率最高、疾病进展最难控制的葡萄膜炎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往往不够,常需要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多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等。近年来生物制剂,如干扰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和可溶性受体,也应用于白塞病的治疗。对于白塞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杨培增教授认为,由于白塞病本身非常顽固,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性别、对于治疗的效果期望值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一般而言,对这类炎症,需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同时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单纯中药治疗,往往不会达到完全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

白塞病、VKH综合征等顽固葡萄膜炎疾病的诊治细节

  杨培增教授认为,在白塞病、VKH综合征等葡萄膜疾病的诊断中,只要熟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特征,确诊一般不困难。白塞病的眼部表现有葡萄膜炎、前房积脓,同时常有皮肤病变、口腔、阴部黏膜溃疡等全身的病变。白塞病的口腔溃疡是复发性的,每年出现在三次以上对诊断才有重要帮助。VKH综合征有明显的疾病进展规律,早期可有感冒样的表现及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随后出现弥漫性脉络膜炎。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前房的非肉芽肿性炎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后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根据这些临床不同阶段的表现,眼科医师通常可以准确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杨培增教授强调,眼科医师在诊断时一定要详尽询问患者眼部及全身病史,治疗上要针对患者的炎症类型、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发全身基础疾病,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idq.com/zcmbyf/96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