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颅内动脉瘤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时突然发生破裂,所引起的颅内蜷网膜下腔出血及其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对人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很大,死亡率和伤残率都很高。因此,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

诱发因素

动脉瘤发生后,常常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瘤扩大。随着动脉瘤体积的增大,动脉瘤壁逐渐变薄,濒临破裂边缘。当患者出现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情况时会诱发动脉瘤破裂。在更多的情况下,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在没有明显诱因时突然发生。

病因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考虑先天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破坏的基础上,加上血流的冲击是动脉瘤形成的原因。

分类:先天性80%~98%、感染性0.4%~2.5%、损伤性0.4%~2.5%。

好发人群

颅内动脉瘤好发于30~60岁的中年人,因为此年龄段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而动脉硬化恰恰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症状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当体积比较小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不易觉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动脉瘤破裂后所致的出血症状和缺血症状,以及未破裂动脉瘤体积较大压迫周围脑组织所致的局灶症状。

其他症状

约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

颈内动脉瘤或前交通动脉瘤可出现头痛、双颞侧偏盲、肢端肥大、垂体功能低下等类鞍区肿瘤的表现。

个别病例亦可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急性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兴奋、幻觉、语无伦次及暴躁行为等。

并发症:脑血管痉挛;颅内血肿形成;脑室内出血;脑积水;脑水肿与脑梗死;颅内压增高;下丘脑损害

治疗

对于已经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血管痉挛等,情况允许手术的患者,应尽早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对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当积极行手术治疗,防止破裂出血引发致死、致残的严重情况。

治疗周期

一般需治疗约4~8周。

后遗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饮食调理

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补充优质蛋白,如牛肉、鸡胸肉、鸡蛋,保证营养补给。昏迷患者可依据实际情况,酌情予以肠内营养,早期可予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油、混合奶、稀饭等。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防止便秘。

早期筛查

筛查人群

对于中老年人和持续出现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尿崩、精神症状等情况者,还有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颅内血肿、脑室积血患者,需及时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动脉瘤,对症施治。

筛查方法

建议尽早完善脑血管造影或头颅动脉CTA等脑血管检查,请神经外科医师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暴躁及剧烈情绪变化。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避免增高颅内压力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激烈性活动等。

适度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可选择散步、快走等方式。

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参考文献[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何伋.老年脑科学[M].北京出版社,,(02):-.[3]杨树源等主编.神经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01):.不管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咨询小董,我会细心为您解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kidq.com/zcmbzz/975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